best365体育官网平台马列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说明
一、课程的目的与任务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的主干课程,其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组成部分。本课程的目的是对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帮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观察和分析问题,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确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自觉地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概论》是从整体上来介绍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使学生完整地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使学生认识到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从事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要求学生要掌握和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以及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在实践中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认识和分析各种社会实际问题,正确认识人类社会的本质、社会发展动力和社会发展基本规律,正确认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认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从而坚定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
三、与其他课程的联系和分工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与《近现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邓小平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等几门课程一起,构成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课。这些课程的共同任务是对青年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基本理论的教育,帮助学生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坚定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门课在这些课程中起着理论基础的作用,为学生正确学习和理解其他政治理论课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四、学时及分配
本科程为周三学时,18周,共54学时,其具体分配如下表:
章次 |
内 容 |
总学时 |
绪论 |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
4 |
一 |
世界的物质及其发展规律 |
8 |
二 |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
6 |
三 |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
8 |
四 |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
8 |
五 |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
6 |
六 |
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
6 |
七 |
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
6 |
机动复习 |
2 |
合计 |
54 |
五、本课程的性质及适应对象
本课程是思想政治理论公共课,是全校本科各专业的必修课。
教学大纲内容
本课程主要是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教育,帮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观察和分析问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确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自觉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打下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
绪论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现代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有广义与狭义之分。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从广义上理解的马克思主义,它既包括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也包括列宁主义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二、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马克思恩格斯在对人类文明继承与创新的基础上创立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科学。
三、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是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立场。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与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实现共产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四、努力学习和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
青年学生要在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中学习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
教学提示:
本章的教学目的和要求是从总体上理解和把握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为什么学习马克思主义,怎样学习马克思主义。
本章的重点在于让学生掌握什么是马克思主义,认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和理论品,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为什么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高度统一。增强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自觉性、积极性和主动性。
本章的教学难点是怎样完整地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怎样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与革命性及关系。
第一章 物质世界及其发展规律
一、物质世界和实践
哲学基本问题,客观实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世界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社会生活在本质上也是实践的。
二、世界的普遍联与发展
联系与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系与发展的普遍性和多样性。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其中对立统一规律是宇宙的根本规律。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三、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
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都是客观的。意识的能动作用及其表现。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是辩证统一的。
教学提示:
本章的教学目的和要求是学习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唯物论与辩证法的基本原理,着重了解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和实践的基本观点,掌握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和根本方法,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打下理论基础。
本章重点在于让学生认识世界的物质性与世界联系和发展的总特征,掌握物质意识及其关系,坚持从实际出发的原则。掌握和理解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在实践中自觉地运用唯物辩证的科学方法。
第二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一、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又对实践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实践和认识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是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二、真理与价值
真理的客观性和真理的绝对性,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真理与价值是辩证统一的。
三、认识与实践的统一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在实践中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教学提示:
本章的教学目的和要求是学习和把握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了解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真理与价值的关系,坚持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不断提高在实践中自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本章重点在于让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认识实践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中的决定作用,掌握认识在实践基础上的辨证发展过程。掌握真理的客观性、辨证性以及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唯一标准等原理,了解真理与价值之间的关系,使学生懂得掌握这些原理对于我们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意义。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一、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及其运动规律,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特殊形式。
二、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社会的基本矛盾,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革命和改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三、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创造历史作用是表现。个人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作用。
教学提示:
本章的教学目的和要求是学习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着重了解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辨证关系、社会基本矛盾辨证运动规律、社会发展的动力和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基本观点,提高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正确认识历史和现实、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的自觉性和能力。
本章重点在于让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掌握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要学生了解社会基本矛盾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阶级斗争是社会基本矛盾在阶级社会中的直接体现,认识社会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认识到科学技术在现代生产力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正确认识和评价人民群众和历史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本章的教学难点是理解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与多样性,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性与曲折性;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与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关系问题。
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一、资本主义的形成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形成的条件、过程和资本主义制度的形成。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以及在商品经济社会中的作用。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内容及其意义。
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
劳动力商品化与雇佣劳动制度。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规律。社会化一般规律及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特殊发现。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三、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
资本主义国家的本质和特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本质和特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和特点。
教学提示:
本章的教学目的和要求是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了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资本主义的形成,认识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及其作用。正确认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特征。了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规律、社会化生产一般规律及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特殊表现。科学认识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
本章重点在于让学生了解资本主义社会本质特征,认识商品经济规律及其作用,了解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以及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本质。
本章的教学难点是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特征的认识和概括;对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科学认识。
第五章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一、从自由竟争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
资本主义从自由竟争到垄断的发展,垄断资本主义的发现和垄断资本主义的特点。经济全球化及其后果。
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政治的新变化,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和实质
三、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
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
教学提示:
本章的教学目的和要求是学习和掌握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发展到垄断的进程和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全面认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和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正确理解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特点及其实质;深刻理解资本主义必然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坚定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信念。
本章重点在于让学生了解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把握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征、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征、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形式,要求学生认识到垄断资本主义是自由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掌握当代资本主义政治经济新变化及其原因实质,正确认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第六章 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一、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列宁、斯大林领导下的苏维埃对社会主义的探索。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
二、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发展完善
在实践中深化对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认识,经济比较落后国家社会主义建设是艰巨性和长期性,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社会主义在实践探索中曲折发展。
三、工人阶级政党在革命和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工人阶级政党是新型的政党,工人阶级政党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领导核心。
教学提示:
本章的教学目的和要求是引导学生认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掌握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科学理论变成现实的社会制度400多年的探索和实践的历史。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对当代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与贡献。
本章重点在于让学生了解社会主义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形态,它的发展和完善有一个过程。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在经济比较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和长期性,正确认识工人阶级政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领导核心地位。
本章的教学难点是关于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与生命力。让学生了解发展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是实现社会主义优越性,保持社会主义生命力的有效途径。
第七章 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一、马克思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展望
马克思展望未来社会的科学方法论。马克思描绘的共产主义宏伟蓝图。
二、共产主义社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实现共产主义是人类最伟大的事业。实现共产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三、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
社会主义是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树立共产主义伟大理想,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教学提示:
本章的教学目的和要求是通过向学生讲述共产主义的本质特征,旨在让他们树立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和信念
本章重点在于让学生认识到共产主义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树立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积极投身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本章的教学难点是马克思主义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展望
建议选用教材和参考书目
选用教材: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编写组,高教出版社。
主要参考书:
1、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册、《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篇。
2、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第二、四节、《致约·布洛赫的信》。
3、列宁:《马克思主义三个来源和三个主要组成部分》、《谈谈辩证法问题》、《国家与革命》
4、毛泽东:《实践论》、《矛盾论》、《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论十大关系》
5、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高举毛泽东思想旗帜,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的讲话》第四点、《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
6、江泽民:《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全面建设小康时候,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薪局面——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7、《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见《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8、胡锦涛:《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